微免教研室刘珊细胞免疫应答过程第一节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APC 向T细胞呈递抗原二、APC 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一)T细胞与APC 的非特异性结合(二)T细胞与APC 的特异性结合CD4 和CD8 与MHC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活化的共受体,增强TCR 与特异性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结合的亲和力,使T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敏感性增强。(三)T细胞和APC 表面共刺激分子的结合第二节T 细胞活化的过程(一)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信号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二、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途径PLC-γ(phospholipase C 磷脂酶C)活化MAP 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活化四、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CD4+ T 细胞的增殖分化CD8+ T 细胞的增殖分化Th 细胞依赖性:靶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低Th 细胞非依赖性:靶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高Th 细胞非依赖型(一)CD4+T 细胞的增殖分化Th1 和Th2 产生的特征性细胞因子活化T细胞的转归初次接触抗原:4 ~5天内:T细胞扩增近万倍,产生大量TE (效应性T细胞)和Tm (记忆性T细胞);清除抗原后,TE 凋亡,Tm 存活;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及时终止免疫应答。再次接触同一抗原:Tm 迅速活化、增殖,产生快速、强烈、高效的再次应答。第三节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一、Th1 的效应Th2 的效应——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二、CTL 的效应作用特点CTL 的效应机制:细胞裂解、细胞凋亡三种效应性T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应答的病理生理学意义1.抗感染:主要针对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包括某些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2.抗肿瘤:CTL 的特异性杀伤功能;3.免疫损伤作用:Th1 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思考题名词解释:适应性免疫应答,双识别,MHC 限制性,双信号激活问答题: 1.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2.T 细胞活化的条件,细胞因子IL2 在CD4+T 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的作用3.CTL 杀伤靶细胞的过程及其特点4.Th1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5.T 细胞免疫效应的生物学意义小结1. 外源性抗原通过APC 的溶酶体途径,处理为抗原肽-MHCⅡ被CD4+T 细胞识别;即TCR 双识别;第一信号。2. 内源性抗原通过APC 的蛋白酶体途径,处理为抗原肽-MHCI 被CD8+T 细胞识别;即TCR 双识别;第一信号。3. 协同刺激分子为第二信号;4. 通过酪氨酸激酶联级反应,转录因子活化,提高转录翻译细胞因子;5. 生物学作用:抗感染、抗肿瘤、参与Ⅳ型超敏反应、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初始T细胞的刺激T细胞增殖效应细胞发挥效应识别启动阶段效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APC 捕获、处理和递呈抗原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性异物效应细胞消失、记忆细胞存留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传递活化信号,自身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1.APC (DC 为最重要)捕获、处理和递呈抗原(I- 内-8 ,II- 外-4 )、分泌CK ;一、APC 向T细胞递呈抗原的过程2.DC 向引流淋巴结迁移并成熟;APC CTL Th Th TCR 识别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需要T细胞与APC 的密切接触(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免疫突触。(多种跨膜分子集中在富含神经鞘磷脂和胆固醇的“筏”状结构上,相互靠拢成簇,形成细胞间相互结合的部位。)TCR 扫描APC 表面:TCR 只与相应的MHC/ 抗原肽发生高亲和力结合1.TCR 对MHC/ 抗原肽复合物的特异识别:双识别抗原肽MHC 分子抗原肽抗原肽βTCR HLA- I CD8 HLA- II CD4 TCR 分子对的结合有助于维持、加强APC 与T细胞的直接接触,并为T细胞激活提供共刺激信号(第二信号)。一、T细胞活化(一)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二)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三)CK 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双信号②协同刺激信号①抗原刺激信号但只有信号1不足以诱导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若TCR 与MHC/ 抗原肽发生高亲和力结合,则T细胞将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CD3 转导信号。信号1和信号2是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所必需的APC 和T细胞表面的多种黏附分子对结合B7-CD28 ICAM-1/LFA-1 LFA-3/CD2 APC CTL Th2 Th1 IL-2R IL-2 病毒感染DC 高表达共刺激分子,直接刺激CD8+T 细胞分泌IL-2 ,促使其自身增殖并分化为有功能的CTL 感染决定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因子决定Th 细胞的分化促进细胞免疫应答为主促进体液免疫应答为主+IL-2 或+IL-12 +IL-4 或+IL-13 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1. 合成并分泌多种效应分子;2. 膜分子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发生明显改变。活化的Th1 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造成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Th1 细胞促进M 活化,杀伤胞内寄生菌(1)帮助B细胞活化与产生抗体(2)促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分化发育(3)IL-4 促进B细胞扩增并向IgE 、IgG1 、IgG4 转换CTL 是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抗病毒免疫、抗肿瘤免疫和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Tc 的杀伤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和MHC 限制性2. 杀伤过程的触发需要双识别和双信号及细胞因子信号3. 在杀伤过程中自身不受损伤,可反复连续杀伤。周边正常细胞不被杀伤。造成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直接杀伤靶细胞产生抗体*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