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主讲人:范绍荣疾病简介伤食泻是泄泻的一种类型,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节,易伤脾胃。《素问痹论》日:“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若小儿喂养不当,乳食无度,过食肥甜及生冷瓜果等,都易损伤脾胃,脾胃受伤,不能腐熟水谷,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成食积泄泻。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3 个月—5 岁患儿。黄绿色稀便、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次数增多,一般不超过10 次/日。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纳呆,呕吐,嗳腐吞酸。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大便化验可见脂肪球。禁忌症:皮肤溃烂、滑石粉过敏、痢疾、严重腹泻伴脱水或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治疗方法简介1. 揉腹:患儿仰卧。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毫米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2. 揉足三里: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 ~100 次/分钟。3. 揉背俞穴:患儿俯卧。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4. 捏脊:患儿俯卧。医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结束治疗。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注意事项手法力量轻重适宜,切勿损伤患儿皮肤。另外不能让患儿腹部、背部长时间暴露,以免受凉感冒,加重病情。临床研究结论1. 投资少:不需任何设备,仅需滑石粉作介质。2. 安全:该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属于传统的自然疗法,避免了针灸、注射等刺入疗法引起疼痛、感染的可能性,也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3. 疗效好:研究表明,高氏揉捏法组治愈率92.65% ,对照组治愈率68.89% ,中药治愈率大都在50% 左右,只有林信钊的临床观察,治愈率达90.62% 。4. 见效快:研究表明,用高氏揉捏法治疗患儿,第3天即可获明显疗效,治愈率65.93% ,显效率21.48% ,愈显率高达87.77% 。5. 取穴精:该方案需治疗三个部位(6个穴位),即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脾俞、胃俞有健脾和胃作用,神阙、足三里温阳益气,天枢穴健脾止泻,合用止泻效果显著。对照组需治疗8个部位,取8个穴位。6. 手法简:高氏揉捏法仅两种手法,分四步实施,而对照组操作需8种手法。7. 耗时少:高氏揉捏法每次治疗时间不足20 分钟,而对照组手法治疗一次约30 分钟。8. 依从性好:患儿都怕吃药、打针,高氏揉捏法既无吃药之苦,又无打针之痛,患儿乐于接受,FAS 集和PP 集分析一致。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