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概论Mechanical Injury 王松军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系第一节概述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1 .损伤概念:致伤物或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致伤物、致伤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暴力或机械性动能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机械性损伤最常见、也最复杂1 、致伤工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2 、成伤方式多样3 、人体的组织结构反应性存在差异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方式运动的致伤物→静止的人体(打击→加速性损伤)运动的人体→静止的致伤物(高坠→减速性损伤)运动的人体→运动的致伤物(剪切性损伤)三、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因素及其机制机械性损伤形成和影响因素主要有四点:(一)机械力的强度(二)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特征(三)致伤物的性质和特征(四)人体受伤时所处的位置及状态(一)机械力的强度(1)物体的位能:Ep=mgh 注意:下坠中被障碍物阻挡,则势能分段递减物体的势能转化成动能起作用。法医学意义:高坠(2)能量的大小强弱以公式表达:Ek=1/2mv2 子弹约10g 重,速度可达3000 米/秒。拳击速度为6.1 米/秒,足以击碎砖块。注意:物体直线运动、旋转运动(3)能量释放的时间能量释放的形式与释放能量所需时间有关。公式:Ft=mv1-mv0 ,Ft=mv ,F=mv/t 故要延长冲击力作用时间,以减弱损伤。(4)作用面积的大小(钝器与锐器的区别)P=F/S 力的作用方向:垂直、斜行、切线相互转变的条件:速度(5)力在体内的传递固体实质性器官→直接传导液体或柔软易活动器官→波动性传导1 、空腔器官:充盈状态较空虚状态更容易破裂2 、脚后跟受力时,力可经下肢、骨盆、脊柱一直传递至颅底。(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征人体是由不同组织组成的统一整体,但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不同,以相同的致伤物,以同样的方式、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部位,所致损伤性状、程度及后果不同。1. 不同的组织、器官的生物学反应不同皮肤:富弹性,抗伸张力> 内脏、骨质。骨质:质地坚硬,抗压能力> 抗伸张能力。脑:含水量大,怕运动性损伤,颅骨保护脊髓:有脊柱保护心脏:心电传导,对损伤敏感,胸廓保护肺脏:质地柔软,血供丰富,胸廓保护肝脏:占地大,质地脆,血供丰富,肋弓保护脾脏:质地脆,血供丰富,肋弓保护肾脏:位置隐蔽,质地脆空腔脏器(胃肠):柔软,可躲避性好2. 同一组织器官在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不同部位皮肤结构不一样,抗打击能力不一样;打击颅骨不同部位,所造成的损伤不一样;肝、脾肿大质地变脆,突出肋缘,更容易受伤;空腔脏器:胃、肠是否餐后有食物贮留也有差异。(三)致伤物的性质和特征1.概念:指引起机体损伤的物体,过去称为凶器。致伤物多种多样,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环境、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习惯的使用者其使用的致伤物不一样。2.种类:(传统分锐、钝、火器三类)(1)锐器:有刃或尖细的物体,又分切、砍、刺、剪器等;(2)钝器:没尖端和刃的钝性物体。(3)火器:发火的武器和爆炸物。如枪、弹,雷管、火炮等。4. 致伤物的大小、质量、硬度金属→质地坚硬、弹性及韧性差→钝性:损伤重,组织挫碎明显锐器:深、重、常损及脏器砖石→质地坚硬、弹性及韧性差→损伤面积大、轻重不一木质、橡胶→质地较坚硬、弹性及韧性较好→损伤相对较轻,组织挫碎较轻。布、绳索、鞭→质地柔软、弹性及韧性好→损伤轻,组织挫碎少(四)人体受伤时所处的位置及状态能自由活动的人体较相对固定的人体损伤轻,同样前臂砍伤,前臂是在空间还是固定放置某处其损伤不一样。(抵抗伤)有些损伤只能在某一特定体位才能形成。(图)昏迷状态或未意识到外界打击时,由于缺乏自我保护,不能躲避,其所受损伤较重。机械性损伤的检查与记录注意事项:1 全面记录每一个损伤2 详细记录损伤合并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3 详细记载病人的主观感受4 准确描述损伤的位置、数量和相互关系5、在检查或手术时,对手术切除的组织、损伤部位的附着物或残留物,均应记录其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6 、尸体剖验时,寻找创内异物,采取血液和指纹。7 、文字记录时,应绘制简图、摄影摄像,标记其形态、分布,标记比例尺。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类型按损伤形态特征,结合致伤方式分下述6种:1 、擦伤(表皮剥脱)2 、挫伤(皮下出血)3 、创4 、骨、关节损伤5 、内脏器官破裂6 、肢体离断一、擦伤(abrasion )1. 概念:致伤物作用于皮肤表面,使表皮缺损、真皮外露称之擦伤,又称表皮剥脱。(机制)2. 部位: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突出部位多见(图)3. 形状:形状各异,规则或不规则,但以条状、片状、条片状多见,与受伤部位及致伤物作用面有关。(图)4. 方向:皮瓣卷曲的方向与致伤物的运动方向一致5. 颜色:依时间及血液溢出多少不同而异。可呈浅棕色、暗棕色、浅红色或暗红色。擦伤的法医学意义(1)暴力的证明。擦伤的部位是暴力的作用点,(2)根据其形态特征推测力作用的方向。(游离皮瓣、起点、终点)(3)有助于判断致伤物。形态特征可反映暴力作用的方向及致伤物的特殊形态。(4)有时可判断生前伤还是死后伤。证实为死后擦伤,可证明曾移尸或死后又遭暴力。(5)有助于判断案情性质。某些特定部位的擦伤,其位置分布可反映犯罪分子的意图,从而有助于判断案件性质。如强奸时用手强行分开大腿而在大腿内侧所致的擦伤。1、致伤工具城市家庭器械:农村家庭器械:火器:军用、民用、散弹枪2、成伤方式多样力的作用方式:(1)碰撞、撕扯、抓擦和牵拉(2)切割、砍剁、捅、刺和挤压(3)剪、扭、掰、掐、拖与吊(4)穿通、爆破及其他3 、人体的组织结构反应性存在差异抵抗伤* * *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