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本身结构或电活动异常所致窦速(不适当窦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急诊情况下重点是找出窦速的原因进行治疗(如心衰,发热,缺氧等),而不是强行减慢心率。房性心动过速:主要指持续、无休止发作和某些频繁的短阵发作。折返性者可以终止发作,自律性增高者(如慢性持续性房速)急诊以减慢心室率为主。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均可以终止发作。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阵发房颤最好能终止发作,大多数病例以减慢心室率为急诊处理目标。但若伴有预激,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和其他可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即使是阵发房颤、房扑,也应紧急终止。需要急诊处理的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短阵室速可以观察。持续室速,不论是否合并其他情况,都应该进行急诊处理。心室颤动:必须按照心肺复苏的原则进行抢救,及早电除颤。某些室性早搏:并非所有室早都需急诊处理,只是合并于心肌缺血,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某些特殊情况(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肺复苏后存在的室性早搏、如低血钾、洋地黄中毒、QT 延长综合征、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等)才应该急诊治疗,而且处理的主要措施是原发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急诊处理原则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终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要和立即的任务。有些心律失常没有可寻找的病因,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唯一的治疗目标就是使其终止。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房颤、房扑。心律失常处理程序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首先试用迷走神经刺激无心功能受损者:首选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Ⅰ)、腺苷、β阻滞剂(Ⅰ)、普罗帕酮(Ⅱa )、普鲁卡因胺(Ⅱa )、氟卡胺(Ⅱa )、胺碘酮(Ⅱa )、索他洛尔(Ⅱa )、地高辛(Ⅱb )心功能受损时,选用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 )、地尔硫卓(Ⅱb )药物不能终止时可考虑食管心房调搏或电转复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评价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是否有心功能受损——有否预激综合征 ——房颤/房扑是否在48 小时内治疗目的 ——控制心室率 ——转复窦律 ——抗凝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均应立即电转复(Ⅰ)。控制心室率: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房颤、房扑,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均需用药物控制室率。——心功能正常者可用β阻滞剂(Ⅰ)、钙拮抗剂(Ⅰ)、地高辛(Ⅱb )。对常规控制室率措施无效或有禁忌时可考虑用静脉胺碘酮。——心功能受损(LVEF <40% )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地尔硫卓(Ⅱb )、胺碘酮(Ⅱb )转复还是控制心室率AFFIRM 试验——在持续房颤的病人,控制心室率是可以接受的一线治疗——维持窦律的特殊效益没有得到证实——有卒中危险的所有房颤患者进行持续抗凝是有利的转复还是控制心室率AFFIRM 试验并不能推广到所有房颤病人,其结果仅适用于——老年人——既有控制心室率的适应症也有转复窦律的适应症在AFFIRM 试验适应症的人群中,控制心室率的地位应该提到与维持窦律相同的高度在需要心房收缩以增加心输出量和虽然用药控制心室率仍有不能耐受的症状者,复律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治疗措施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控制节律的建议⑴年轻患者、体力活动多的病人(2) 病人要求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3) 有症状的AF 病人,快速AF 者(4) 无病因可查者(特发性) (5) 复律无栓塞危险者(6) 有栓塞高危因素者(AF 后易发生脑卒中) (7) 能接受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及随访(8) AF 诱导心肌病者(9) 所有第一次发作AF 病人,应该给他一次复律机会( 排除禁忌因素) (ESC 2004 会议)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控制室率的建议 (1) 65 岁以上老年人(2) AF 无症状、心功能良好(3) 休息时HR≦80 次/分±,步行时≦110 次/分± (4) 能接受抗凝药物治疗(ESC 2004 会议)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 内)有自行转复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转复方法——电转复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也可试用静脉药物转复:发作7天之内者较有效。超过7天效果差药物转复发作7天内的房颤药物转复药物转复发作7天以上的药物转复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转复窦律:——心功能正常者也可试用静脉药物转复:氟卡胺(Ⅱa )、普罗帕酮(Ⅱa )、普鲁卡因胺(Ⅱa )伊步利特(Ⅱa )、胺碘酮(Ⅱa )、索他洛尔(Ⅱb )——心功能受损时选用静脉胺碘酮(Ⅱb )——顿服普罗帕酮600mg ——目前新开发具有转复房颤作用的Ⅲ类药物依步利特、多非利特、替他沙米(Tedisamil )等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预激伴房颤/房扑一般应立即电转复若考虑药物治疗时:——心功能正常者:普罗帕酮(Ⅱb )、索他洛尔(Ⅱb ),普鲁卡因胺(Ⅱb )、胺碘酮(Ⅱb )、氟卡胺(Ⅱb )。——心功能受损者只能选择胺碘酮(Ⅱb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转复窦律药物—胺碘酮——PAF<48h ,转复率不低于IC 类药物——适用于血流动力学障碍、AMI 、HF 、宽QRS 波,电复律不能转复,或转复窦律不持久,属I类C级推荐——用法:150 -300mg iv+20mg/kg/24h 静滴600mg/d 口服一周400mg/d 口服2-3周200mg/d 口服维持——有效率可达55 -95 %(Europ. H. J. 2004:25:1274-1276)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转复窦律的药物-- 依布利特——静注复律药物:1mg/iv/10m in ,观察10min ,无效可给第二剂1mg/iv/10min 。体重<60kg 者,按0.01mg/kg/10min iv ,可重复一次——PAF 转复率可达75 %——TdP 发生率4%左右,应心电监护4h ,由有经验的医生应用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转复窦律药物——多非利特:——对持续1周以上的房颤效果仍好于安慰剂——转复时间多在用药30 小时以内——对房扑似好于房颤——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对心功能不全者可以应用——剂量根据肾功能调节,125 ~500mcg ,bid ——副作用有QT 延长,需根据肾功能,体重和年龄调节剂量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转复窦律的其它药物——奎尼丁——第一个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20 世纪20-30 年代)——具有转复和维持窦律作用——上世纪80 年代后少用的原因⑴消化道症状明显(腹泻、低钾)⑵血小板减少⑶加重或诱发收缩期心衰⑷QT 间期延长,诱发Tdp (3% ± )⑸胺碘酮、β阻滞剂的应用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转复窦律药物——奎尼丁现有为奎尼丁(Q) 恢复名誉之势,重新在维持窦律中应用PAFAC 试验(848 例成功转复窦性者) 入选:AF 史< 1 年,轻度HF 50% 、瓣膜病40 %、冠心病30 %分组:①Sotalol 320mg/d ;②奎尼丁+维拉帕米480mg+240mg/d ;③安慰剂结果:维持窦律一年者,Q+V 占61 %,S为51 %,pl 23% Tdp S 占2.3 %Q+V 占0 %结论:Q+V 优于Sotalal 和安慰剂(Europ. H. J. 2004:25:1385-1394)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转复窦律药物——普罗帕酮:——对新近发生的房颤转复有效——对持续房颤,房扑,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疗效较差——作用较快:口服2~6小时,静脉更快——副作用:低血压,快速房扑,室速,室内传导障碍,心动过缓,应避免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衰,COPD ——剂量:口服450 ~600mg ,静脉1.5 ~2.0mg/kg ,10 ~20 分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房颤/房扑的转复未证实有转复作用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钙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洋地黄:在某些病例可延长阵发房颤的发作时间达舒平、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 心动过速: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病史、12 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若肯定为室速,胺碘酮(Ⅱa )、普鲁卡因胺(Ⅱa )或索他洛尔(Ⅱa ),利多卡因(Ⅱb )虽可应用,放在之后。肯定为室上速并差传,可用腺苷、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胺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电转复或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只可使用胺碘酮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不支持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精神紧张和焦虑者:镇静剂或小剂量β- 阻滞剂。——症状明显者:短时间使用Ⅰb 或Ⅰc 类抗心律失常药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原发疾病——β- 阻滞剂为起始治疗——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索他洛尔?)——非心梗及心衰病人,普罗帕酮、美心律和莫雷西嗪可考虑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AMI 合并室早、短阵室速在应用抗血小板、β阻滞剂、ACEI 治疗前被认为是VF 先兆现代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显示短阵室速能明确增加持续VT 、VF 除非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否则不治疗稳定的单形或多形室速处理程序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心功能好,可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Ⅱa )、索他洛尔(Ⅱa )、胺碘酮(Ⅱb )、利多卡因(Ⅱb )(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和β- 阻滞剂——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Ⅱb )、利多卡因(Ⅱb )可以使用电转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 延长伴QT 延长的扭转性室速——停止使用可致QT 延长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临时起搏(未确定类)——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利多卡因(未确定类)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多形性室速:不伴QT 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病因治疗——缺血者可使用β- 阻滞剂,利多卡因——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Ⅱb )、利多卡因(Ⅱb )、普鲁卡因胺(Ⅱb )、索它洛尔(Ⅱb )、β- 阻滞剂(未确定类)、苯妥英钠(未确定类)2004 年ACC/AHA 急性心肌梗死指南持续室速2004 年ACC/AHA 急性心肌梗死指南持续室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室颤/无脉搏的室速:首先进行3次除颤(Ⅰ类)不能转复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