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液病临床科研谈中医发展战略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全国中医血液病中心--梁冰一、概述六二年我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被分配到当时的天津地区疗养院,当了一名中医。二、开拓领地开展血液病的临床科研,必须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血液病队伍,有门诊、病房及血液病实验室,才能进行相关的血液病治疗研究工作,这个领地从小到大,逐渐完善;我是从廊坊市人民医院一个病区总共45 张血液病床发展起来,到1988 年由于卫生部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建成了以研治血液病为中心的廊坊市中医院,血液病床扩展到3个病区,180 张床,并有血液病试验检测和专门研究室。三、偶然发现我们对慢性再障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稳定的治疗效果,但对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急性再障,通过一例病人高某,女性,45 岁急再患者治疗的成功,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有了个案偶然发现。四、寻找规律这一例急再治愈,让我思考是偶然的发现还是有着必然王国的规律性,在实践中继续扩大病例,进行验证,历经8年时间,总结出可供疗效统计的35 例病人,经国内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总有效率为70.5 %,比一般疗效提高了20 %,开辟了中医治疗急性再障的先河,被评为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把急性再障用“急劳髓枯温热”加以概括。五、实践出真知中医本身就是宏观的实践医学,从实践中总结出治疗的方法,从实践中总结出反映客观实践的理论学说。六、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密切结合中医在注重临床实践的同时,也必须同实验研究密切结合,实验研究应包括对该类疾病的实验室常规检测,基础实验研究,药理研究,B超,CT ,MR 等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相关检测,这些指标都应该拿来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准,用药的依据,疗效考核的客观指标,对中医的辨证分型施治有重要参考应用价值。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医是宏观的实践医学,限于历史条件和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对疾病发生后相关性微观变化了解的很细微很透彻,心肌梗塞的心源性休克,只看到病人心阳欲脱的厥脱症,还认识不到是心肌梗塞;大多数血液病如果不从微观的骨髓象分析和实验室检查,很难用中医四诊方法辨证观点明确诊断,只有辨病明确,才能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的针对性治疗,从宏观到微观是中医发展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八、整体观念个体化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每种疾病的普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鉴于病人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病程的进展,有无其他疾病相兼,都决定同一种疾病会在不同病人身上有千差万别的临床表现,治疗上就不能万病一方,更不能一方万病。九、程序化治疗中医药在解决疑难病方面,本身有独特的疗效,在治疗的程序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慢性再障贫血依据病程的初、中、后、末期四个阶段,用药程序应是凉、平、温、热治疗法则。十、读杂志必不可少做为一名临床医生,要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从临床诊断到基础研究,从临床治疗到实验检测,都必须站在前沿,期刊杂志成为必读刊物,重要文章要重读几遍,做出概要笔记,重点之处都要用红笔勾划。十一、读经典查文献作为临床医生,每天接诊各类病人,并非都是本科、本专业、本系统疾病,加之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温大不相同,病种也不相同,临床实践中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引进新方法、新药物。做一辈子医生,就必须努力学习一辈子;中医经典要读,相关中医书刊也要看,干到老,学到老。十二、撰写文章,著书立说牢记周恩来总理的话“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中医历经数千年,是个伟大的宝库,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临床实践基础上,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善于撰写文章,著书立论。十三、言传身教,培育高徒做为一名带徒老师,献出爱心,传授经验给下一代,使中医经验特长要世代相传,万古流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书育人,出几个高明徒弟,才是成功之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使老医生高兴的是: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学城分院二沙岛分院珠海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地址:广州市大德路111 号电话:020-81887233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