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心肺复苏阶段对机械通气的要求有何异同??不同点目的不同:急救★治疗对象不同:心搏骤停★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要求不同:工作方式及参数设置方面相同点人机相连必须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是心肺复苏ALS 阶段的主要内容气管插管目的(1)解除上呼吸道特别是喉部的梗阻,保证气道通畅(2)建立封闭的通气管道,以实施机械通气,保证通气和高浓度氧流吸入(3)隔离气道,保护气管以免口腔内异物或胃反流物吸入气管插管注意事项气管插管器械包括导向长钳10ml 注射器水溶性润滑剂胶带听诊器压舌板表面麻醉剂及喷雾剂气管插管标准操作步骤器材检查应被视为气管插管的第一步正确的体位和头部位置对喉的暴露极有帮助术前面罩纯氧吸入气管插管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气管插管位置判断两侧胸廓活动幅度两侧呼吸音潮气末二氧化碳指示器X 线胸片复习复习正确的插管体位复习气管导管的深度机械通气适应症心肺脑复苏过程中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减弱 相对禁忌症(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窒息(2)伴有肺大泡的病人(3)张力性气胸病人(4)继发于心肌梗塞的病人呼吸机简介负压呼吸机:铁肺正压呼吸机(按输出气流特点分)定压型:在一定的驱动压下输出气流,其流量随气道内压的逐渐升高而下降,当气道内压达到预设高度时气流终止。定容型:用较高的驱动压输出气流,其流量不受气道内压的影响而稳定在预设水平。机械通气对于呼吸停止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不仅是为了畅通气道,而且是为满足各种形式呼吸支持的需要控制通气模式:CM ,AM ,IMV (SIMV )参数设置最主要的是:潮气量和通气频率,其次是吸入氧浓度和PEEP 目的:PaCO2 :35 ~45mmHg 当FiO2≤40% 时,PaO2≥60mmHg 呼吸功消耗机械通气方式及选择应用控制通气(CM )辅助/控制通气(A/CM )非同步/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IMV/SIMV )呼吸末正压(PEEP )持续气道正压(CPAP )压力支持通气(PSV )机械通气方式及选择应用压力控制通气和吸呼比反转压力控制通气(PCV and inverse I/E ratio )分钟指令性通气(MMV )气道减压通气(APRV) 双气道正压(BIPAP )深吸气功能(Sigh )分侧肺通气(ILV) 液体通气(LV) 控制通气控制通气即机械控制通气(CM ),呼吸机按预调参数送气,病人不能控制呼吸机的任何参数,全部呼吸做功由呼吸机承当。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辅助通气由病人触发呼吸机通气,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其他参数预先设置,呼吸机承当了大部分呼吸做功,用于有自主呼吸但呼吸较弱的病人。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间歇指令通气这是一种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相结合的通气模式;在两次正压通气之间,允许病人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时呼吸机提供大流量气流。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指机械通气是在病人的触发下进行的,可减少人机对抗。因允许病人自主呼吸存在,有利于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常用于撤机过程中。非同步/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呼吸末正压PEEP 是指呼气结束时气道压力较大气压高,PEEP 本身并不是一种通气模式,不同的吸气的状态与PEEP 结合成为不同的呼吸模式。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主要通气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一)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 400 ~500ml (二)通气频率 8~12 次/min (三)吸入氧浓度 开始时100% (四)呼气末正压的使用 3~5cmH2O (五)报警界限的设置(六)湿化器温度32 ~34℃之间机械通气的撤离撤离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1 、生命体征稳定2 、神志清醒3 、最大吸气压>20cmH2O 4 、VC>10 ~15ml/kg 5 、PaO2>300mmHg (FiO2=1.0 )6 、PaO2>60mmHg (FiO2<0.4 )虽然情况紧急,在开始插管前仍需对所用器械作检视人工呼吸气袋及氧气导管负压吸引器口咽导管喉镜,并有数条不同尺寸的曲直两形检视板气管导管,至少有7.0mm ,8.0mm 及9.0mm 三个尺寸导向金属条识别喉部开口的后壁-即由杓状软骨和小角状软骨所形成的隆起,是最重要的解剖标记。复习在颈部屈曲和寰椎关节伸展的体位下最易实施喉镜检查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 。男性:门齿不超过22cm ;女性:21cm 。儿童:双唇12cm + ( 年龄/2) 。循环状态监测和稳定血气分析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袋通气呼吸机参数设定工作方式选择潮气量通气频率吸入氧浓度PEEP 1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