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 小小说社会科学搜榜改进建议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
当前位置:e书联盟 > 医学 > 医药 > 医学ppt
第五章 脾系疾病.ppt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医学语言:简体中文
医学类型:国产软件 - 医药 - 医学ppt
授权方式:共享版
医学大小:266 KB
推荐星级:
更新时间:2019-12-27 20:59:38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官方主页:Home Page
解压密码:点击这里
  • 好的评价 此医学真真棒!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此医学真差劲!就请您
      0%(0)

第五章 脾系疾病.ppt介绍

第五章脾系疾病第一节鹅口疮与口疮一、含义与特征区别1. 含义:两者皆为不同病原体便犯口腔所致的炎性疾患。2. 特征:(1) 鹅口疮:A 、多见于小婴儿与新生儿B 、口腔、舌面、口唇粘黏上满布白屑C 、无疼痛不哭闹、不影响进食D 、白色念株菌E 、体温多正常(2) 口疮:A、多见于年长儿B 、口腔、舌面、口唇溃疡面C 、疼痛流品水,多影响进食D 、G+G- 菌E 、局部淋巴结肿大F 、严重者体温升高二、病因病机胎中积热过食肥甘外感温毒三、鉴别诊断1. 疱疹性口炎A 、单纯疱疹病毒致病B 、3岁以下,常年发生C 、突发热1~2天后D 、口腔、舌颊、唇内散在或成簇状黄白色小疱疹E 、迅速破溃成溃疡面F 、局部疼痛、颌下巴结肿大。2. 疱诊性咽峡炎A 、柯萨奇病毒致病B 、夏秋季C 、疱疹主要咽部、软腭、D 、多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F 、颌下淋巴结肿大3. 手足口病A 、病毒感染B 、5岁以下、夏秋多见C 、手足肌肤D 、咽部发生疱疹E 、发热高低长短决定疾病严重程度F 、并发心肌炎、脑炎、脑膜炎、肺炎四、治疗1. 鹅口疮:A、生理盐水清洗口腔B 、制霉菌素甘油或片外涂C 、反复不愈者,可让其乳母口服制霉菌素片2. 口疮中医(1)脾胃积热证:口疱以唇内、齿龈、颊部为主。若伴见舌苔黄燥、大便干结—五倍子泻心汤+生地、升麻、赤芍、丹皮、大黄。若伴见舌苔黄腻、口气臭秽、口中黏—清热泻脾饮+五倍子(见鹅口疮方)(2)心火上炎证:口疮以舌边尖为主舌红指纹紫。主方:五倍子泻心汤(黄连、黄芩)合栀子、淡竹叶、滑石(3)寒热错杂证:口疮与腹泻交替反复发作、舌苔灰腻。主方:五倍子、半夏泻心汤。若口疮为主,芩、连为君,姜、参为臣。若腹泻为主,姜、参为君,芩连为臣。西医:(1)1% 丁卡因进食前5分钟涂患处。(2)维生素B族(3)氨苄胶囊+磺胺类+小苏打口服(4)体温高者,抗生素静滴3天或加激素五、复习题1. 比较鹅口疮与口疮区别。2. 写出鹅口疮、心脾积热证及口疮风热乘脾证,心火上炎症治法与方名。3. 分别写出鹅口疮与口疮虚火上炎型方名。4. 鹅口疮易发在哪些小儿。5. 风热乘脾型口疮主要临床表现如何?第三节呕吐一、排除性诊断1. 腹部器官器质性病变(1)胰腺炎A 、暴饮暴食史B 、体温升高C 、上腹部疼痛D 、恶心呕吐F 、进食后症状加重F 、B超CT 协诊(2)溃疡病A 、饮食不节易致呕吐B 、胃脘部隐痛或刺痛或灼痛C 、钡餐可协诊D 、常有泛酸史(3)急性阑尾炎A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B 、麦氏点压痛反跳痛(+)C 、喜右腿曲屈卧位D 、血象常升高(4)肠梗阻A 、阵发性腹部疼痛B 、X线示肠胀气或粪团C 、板状腹拒按D 、大便不通,少数体温升高E 、呕吐食物或粪便(5)急性坏死性小肠炎(3~9岁,夏秋季)A 、腹痛为首发症状B 、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C 、呕吐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样物D 、腹泻便血赤豆汤样E 、寒战高热F 、早期肠鸣音亢进,无固定压痛,晚期相反。(6)乙肝A 、不明原因疲乏无力嗜卧B 、恶心呕吐厌油腻C 、右肋胁胀痛不舒D 、肝功与二对半协诊2 、各种脑炎A 、脑膜刺激征(+) B 、喷射状呕吐,剧烈头痛C 、脑脊液可确诊性质二、消化道功能紊乱症1. 病因病机:诸多病因→胃气上逆失于和降而致病2. 辨呕吐治疗(1)胃热呕:吐物热臭气秽,指纹紫。主方:枳实、竹茹、代赭石、黄连、半夏(2)伤食吐:吐物酸臭、舌苔厚腻。主方:二甲焦三仙+小承气汤(3)胃寒吐A 、寒邪直中:贪凉饮冷史。藿、姜、平胃散+砂仁、桂枝。B 、虚寒呕吐:吐物清稀,不喜冷食。黄芪附子理中汤+半夏、砂仁3、对症处理(西医)(1)N性呕吐:爱茂尔1-2ml/ 次肌注。(2)药物性呕吐:维生素B650 ~100mg/ 次肌注或静滴(3)胃乏力型:吗叮啉1/2 ~1# 口服。(4)胃酸分泌型:西咪替丁20 ~39mg/mg.d 口服(5)各种疾病及药物性呕吐:氯西嗪0.5 ~1mg/kg. 次肌注。三、复习题1. 呕吐应首先排除哪些类疾病?2. 呕吐主病因与病机关健是什么?3. 伤食呕吐、胃热呕吐、胃寒呕吐各有何特点?4. 治疗伤食吐、胃热呕、胃虚寒呕首选方是什么?第五节泄泻一、与成人泄泻不同点1 、发病率高2 、病情较重3 、急性腹泻易发生变证。4 、慢性腹泻易并发疳证、慢惊风、佝偻病。二、病因与发病1. 感染因素:病原体产生毒素,刺液肠道。2. 饮食因素:暴饮暴食,分解不全,产生毒物刺液肠道。3. 气候因素:过热或过寒、胃酸分泌↓胃酶活性↓、消化力↓。三、中医病因总病机1. 病因:以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弱为多。2. 总病机:脾虚湿盛。四、诊断要点1. 非感染性腹泻:A 、仅以一般胃道症状为主B 、中毒症状不明显C 、多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D 、大便常规:脂肪滴食物残渣及少量白细胞2. 感染性腹泻:A 、胃肠道症状重,日水样泻达8次以上B 、中毒症状C 、多有水、电解质、酸硷失衡D 、大便常规:红、白细胞、脂肪高、培养发现致病菌生长。五、鉴别诊断1. 生理性腹泻:A、6个月B 、外观虚胖、伴湿疹C 、新生儿阶段开始D 、一般情况好2. 细菌性痢疾:A、夏、秋季B 、脓血便、里急后重C 、常伴中毒症状3. 坏死性小肠炎A 、腹痛为首发B 、呕吐泄泻便血C 、中毒症状重D 、水、电解质酸硷紊乱E 、腹部体征:早期肠鸣音亢进,晚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六、辨证施治1. 辨证要点:见讲义2. 治疗原则:运脾祛湿运脾:益气、温中、消导、清热、升举祛湿:淡渗利湿、苦温燥湿、芳香化湿具体6大法:实热证:清热、消导、分利虚寒证:温补、固涩、升提3. 基本方:运脾祛湿汤:炒苍术、炒白术、车前子、茯苓、炒小米引(1)湿热泻主证:泻下急迫,水样便;肛周红赤,舌红苔黄腻+过食肥甘不洁史合方:葛根芩连汤+滑石、炒诃子、土炒白芍、木瓜、西洋参(2)寒湿泻:主证:泻下清稀,色黄白,肛周微红,苔白腻+贪凉冷饮史。合方:藿兰平胃散+砂仁、桂枝、炒诃子(3)伤食泻:主证:泻下酸臭、舌苔厚腻+伤食史合方:二甲焦三仙+炒莱菔子枳实(4)脾虚泻:主证:大便溏泻、时发时止,喂养不当易诱发。合方:附子理中汤+升麻、炒诃子+助消化药(5)脾肾阳虚:主证:泻下清稀、病程长、形寒、舌淡、指纹红合证:四神丸+升麻、赤石脂+助消化药(6)气阴两伤:主证:泻下水样,眼眶凹陷,小便少,皮肤松驰,唇干舌红合证:乌梅生脉汤+液体疗法4. 母病及婴泻A 、哺母乳腹泻B 、单治乳婴,服药即效,但停药即发C 、以婴儿辨证,开成人处方,令母婴同服七、西医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合理用药,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知己与酸硷平衡1. 调整饮食:A、母乳喂养儿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B 、人工喂养:稀释牛奶,腹泻次数减少后,可给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C 、病毒性肠炎多继发,双糖酶缺乏,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发酵乳2. 合理用药:(1)控制感染:A、大肠杆菌:庆大霉素、痢胎灵、复方新诺明B 、金葡萄肠炎:新青Ⅱ类合头孢三代类C 、病毒性肠炎:病毒唑(2)肠黏肠保护剂:构橼酸铋钾6~8mg/kg·d ,思密达3g/ 包,每次<1 岁1/3 包,1-2 岁1/2 包,每日2~3次口服(3)微生态疗法:适用于菌群失调,抵御病原的定植和侵袭。3. 纠正水、电解质紊知己及酸硷失衡补液原则: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惊厥补钙。(1)轻度脱水:口服DRS 补液盐。50ml/kg·d ,(2)中度以上脱水:中度脱水120 ~150ml/kg·d ,重度脱水150 ~180ml/kg·d 。(3)脱水性质:等渗性1/2 张(2:3:1),低渗性首用等渗液(2:1)继用2/3 (4:3:2)(4)第二天补液以生理维持液1/5 张液60 ~80ml/kg·d+ 继续丢失量10 ~30ml/kg·d 以1/3 ~1/5 张液为主。八、复习思考题1. 写出湿热泻、寒湿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主证特点治法与方名2. 小儿泄泻发病主要原因是哪3个方面?3. 小儿泄泻总病机与治疗原则如何?4. 如何辨泄泻虚实寒热。5. 气阴两伤泻主证、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第六节厌食教学要求:1 、掌握厌食基本概念与特征。2 、掌握厌食主要病因与诊断要点。3 、掌握厌食治疗原则与辩证论治。一、含义与特征:见讲义二、病因:病机转归:主病因:喂养不当或素体脾虚或青春期忧思伤肝→脾胃受损→厌食主病位:脾胃。可涉及心、肝、肾转归:本病日久不愈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肓,青青期可致贫血,月经量少或闭经或神经衰弱(心脾两虚)。三、诊断1 、病史:喂养不当史或情志刺激史。2 、主证:长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儿童。3 、伴见:形体消疲,精神状态一般无异常。四、治疗原则:运脾开胃:炒苍术、炒白术、陈皮、神曲、炒麦芽。随证加味:1、脾胃湿热:舌苔黄腻,有过食肥甘滋补史+生苡米、滑石、黄芩、白叩、藿香、茵陈。2、脾胃寒湿:舌苔白腻,有贪凉饮冷史+川朴、砂仁、桂枝、半夏、霍香、佩兰。3、脾胃食滞:舌苔厚有暴饮暴食史+二甲、胡黄连、炒榧实、二丑、枳实、川朴。4、胃阴不足:舌红少苔,有喜吃干食或过服温热史。+西洋参,石斛、麦冬、沙参。5 、脾胃虚寒:舌淡吐清水,有常饮冷史+干姜、党参、桂枝、砂仁、煅瓦楞、吴芋。6 、肝胃失和:舌象正常,有思虑过度、精神压力过大史+柴胡、枳实、炒白芍、佛手、郁金。7 、心脾两虚:舌淡苔白,有心悸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黄芪、西洋参、茯苓、茯神、炒枣仁、麦冬、五味子等。五、西医治疗1 、胃酶合剂:2岁以下5ml 、3~4岁、6 ~8岁ml 、5岁以上10ml 2 、复合维生素B:1-2#/ 次3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4 、吗叮啉片口服。第七节积滞(西医消化不良症)教学要求:1 、掌握积滞的临床特征。2 、掌握积滞主要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3 、掌握积滞治疗的原则与分型治疗。4 、比较乳食内积与脾虚类积的症治异同点。一、含义与特征1 、含义:是指喂养失当导致乳食内积,的消化不良症。2 、特征:3积(不思乳食、嗳气酸腐,大便酸臭)+1 滞(脘腹胀满)。3 、发病:四季皆可发病,婴幼儿多见。日久不愈可致疳症(营养不良症)。二、病因与病机病因:喂养失当(暴饮暴食或晚餐过多等)+ 素体脾胃虚弱(早产、多胎、病后等)→病机:乳食内积→气滞不行。三、诊断要点1 、伤食病史。2 、3积1滞症特征。3 、大便常规:脂肪滴或食物残渣。四、辩证施治1 、治疗原则:消食化积,行气导滞(消食必祛积,祛积必行滞)。2 、乳食内积与脾虚夹积症治异同点比较:共点:3积1滞证→消食化积:内金、焦三仙、枳实。异点:乳食内积兼化热证→舌苔黄厚,手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

电子书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下载说明

* 即日起,本站所有电子书免费、无限量下载下载,去掉了每日50个下载的限制
* 本站尽量竭尽努力将电子书《第五章 脾系疾病.ppt》提供的版本是完整的,全集下载
* 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电子书、E书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下载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20 www.book1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