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十五) 1、如图,我们给中国象棋棋盘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根据象棋中“马”走“日”的规定,若“马”的位置在图中的点P. ⑴写出下一步“马”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 ; ⑵顺次连接⑴中的所有点,得到的图形是 图形(填“中心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 ⑶指出⑴中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的点 . 2、如图,△ABC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A1B= AB,B1C= BC,C1A=CA,顺次连结A1,B1,C1,得到△A1B1C1. 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 A1B1,B2C1= B1C1,C2A1= C1A1,顺次连结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06,最少经过 次操作. 3、如图,在由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即和. (1)请你指出在方格纸内如何运用平移、旋转变换,将重合到上; (2)在方格纸中将经过怎样的变换后可以与成中心对称图形?画出变换后的三角形并标出对称中心. 4、如图,已知某小区的两幢10层住宅楼间的距离AC=30 m,由地面向上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10层,每层高度为3 m.假设某一时刻甲楼在乙楼侧面的影长EC=h,太阳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 . 1) 用含α的式子表示hα的取值范围); 2) 当α=30°时,甲楼楼顶B的影子落在乙楼的第几层?α每小时增加15°从此时起几小时后甲楼的影子刚好不影响乙楼采光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BC=4cm。设P、Q分别为BD、BC上的动点,在点P自点D沿DB方向作匀速移动的同时,点Q自点B沿BC方向向点C作匀速移动,移动的速度均为1cm/s,设P、Q移动的时间为t(0<t≤4)。 (1)写出△PBQ的面积S(cm2)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2)当t为何值时,△PBQ为等腰三角形? (3)△PBQ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第3题图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15.doc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