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系统管理呼吸皮肤排便呼吸功能训练具体措施膈肌起搏治疗保持正确姿势胸廓运动助咳技术呼吸锻炼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皮肤管理的目标是防止患者出现褥疮由于骨隆突部位经常受压、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等原因,压疮多发于这些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处。如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骨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压疮的治疗持续减压清除创面:清除压疮创面的坏死组织后,用双氧水反复冲洗创面至无泡沫为止,利于防止压疮的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冲洗。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中药治疗术前准备:术前2 周冲洗创面,并进行体位训练切除压疮皮瓣转移: 压疮直径超过3cm 时,切除压疮后可用转移皮瓣,在骨突部位可应用肌皮瓣。切口负压引流: 术后切口皮瓣下应置负压引流,留置48 ~72 小时后拔除,利于防止局部渗血渗液、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 * 脊髓休克期的呼吸系统管理 C3 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肋间肌均发生瘫痪,需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机械通气。C3 以上脊髓损伤患者需终生依赖呼吸机。C4 及C4 以下脊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良好,病情稳定后,开展床边排痰训练和呼吸训练,有助于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脊髓恢复期的呼吸系统管理 C3 以上脊髓损伤患者继续用呼吸机维持。C4-T6 脊髓损伤患者,因为大部分呼吸肌麻痹,同时腹肌完全麻痹,导致咳嗽排痰无力,易于出现气道内分泌物堵塞,继发肺部感染。T6 以下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越靠下,呼吸肌和腹肌力量越接近正常人,咳嗽排痰能力逐步提高,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机会减少。因此,T6 以上的高位胸段和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应把预防性的呼吸功能训练当作患者的终生大事来对待。通过重力作用将特殊肺段中的分泌物引流出来;振动和叩击患者胸背部,将分泌物咳出体外;给患者上腹部加压(如放置沙袋等),每次训练15 分钟;助咳的常用手法是:将手掌放在患者剑突下并用一个向内、向上的动作对患者腹部加压。这个动作应当和患者用力呼气相协调;保持正确姿势的方法包括:给患者正确配备轮椅以提供适当的支持;提供躯干支持以保持脊柱稳定性;当患者腹肌无力或瘫痪时,穿戴腰围或腹带以支持腹腔脏器、对抗重力作用等。对于膈肌麻痹的患者,可在皮下埋置电极以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恢复收缩功能,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压疮分度 Ⅰ度:局部皮肤红、肿、发硬,病变局限在表皮及真皮层。 Ⅱ度:皮肤有水泡形成或溃破,病变已越过真皮层深达皮下脂肪层。 Ⅲ度:皮肤病变穿透深筋膜深达肌层。 Ⅳ度:病变累及骨或关节,可并发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
下载此电子书资料需要扣除0点,